2022年12月16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携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集团、共好未来(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聚云端,隆重举行“新能源产业学院”成立仪式。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江宇峰,电力行指委常务副主任委员、中电联人才评价与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张慧翔,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质量处干部胡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处长黄进,山东省教育厅职教处处长王志刚,德州市副市长陈晓强,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陈胜利,新疆金风科技集团校企合作负责人杨华出席,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樊兆杰主持会议,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同光,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新能源系主任梁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国网综能服务集团、新疆金风科技集团、共好未来(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同志,学校班子成员、相关处室、院系主要负责人等1000余人参加活动。


张同光简要介绍了学校改革发展情况、取得的成绩、特色和亮点等,对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新能源产业学院建设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学校将根据新能源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新形势,聚焦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深度合作,打造产业学院标杆,服务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王志刚对新能源产业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各方能优化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把行业企业一线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高度融合,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程有技术课程内容。能强化产学研训系统,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把新能源产业学院办好办强,办出特色。

梁强就新能源产业学院建设方案进行汇报。他对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产业学院定位、产业学院建设的思路、建设目标进行了阐述,并重点介绍了产业学院的建设内容,他指出,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将发挥德州地区新能源行业背景的天然优势,将新能源产业学院打造成产教深度融合、产业特色鲜明、行业高度认可的高水平产业学院,在国内形成产业学院的“德职模式”。

张慧翔对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产业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简要介绍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技能鉴定、教育培训、技能大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他表示,中电联愿意秉承立足行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沟通社会的服务宗旨,搭建好校企融合的桥梁,构建协同发展的产校融合共同体,多措并举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陈晓强介绍了德州市职业教育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他指出,联合企业共建新能源产业学院,对加速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方加强合作,推动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走出去,不断提升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主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杨华、陈胜利分别介绍企业发展情况,他们表示各企业期待未来不断与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提高合作的层次,扩大合作的范围,挖掘合作的潜力。与德州职院优势互补,工学结合,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和行业多赢目标,把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黄进、胡泊分别就培养高素质新能源产业技术技能人才,把新能源产业学院建成集创新孵化、技术服务、社会培训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学院提出建议。
随后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集团、共好未来(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同光为新能源产业学院揭牌,并宣布新能源产业学院理事会成员名单。

揭牌仪式圆满完成后,大会举行新能源人才培养交流研讨会,中电联规划发展部规划处资深专家董博,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财政部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专家咨询委委员高鸿等分别作了精彩讲座。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议事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行业、企业和学校五方共同组建。聚焦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采用“平台+生态”运行模式,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机制,引入行业产业真实应用场景、企业用人标准和行业标准,校企行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等,将建成集“产、教、学、研、用、就、创”七位一体功能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助力区域产业生态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撰稿:张媛媛
审核:杨春民
复核:梁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