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3年11月20日电子与新能源技术工程系遵义精神志愿宣讲团由系党总支副书记张瑞林,系团委书记、副科长林子琦、指导老师李建勇带队赴齐河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红色学习教育实践,落实以新时代数字化技术赋能红色文化教育。

齐河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整个基地造型以“劳动托举起人类的明天”为主题,展现了劳动的重要性。宣讲团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序厅、劳模精神馆、劳动精神馆、工匠精神馆和山东馆,一进入大厅,庄严肃穆的劳动者雕塑映入眼帘,五星红旗和党旗熠熠闪光。在劳模精神馆,我们看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各个阶段的劳模故事、劳模运动和劳模精神,一幅幅图片、一张张面容,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是他们托举起了我们的美好幸福生活。在劳动精神馆,我们又一次深入学习了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劳动最光荣”的口号回响在我的脑海里,在展馆里,我看到了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一切幸福。在工匠精神馆,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益求精、专心致志、爱岗敬业、敢于创新……



劳动精神自古以来就深埋于华夏大地肥沃的土地之中,古老的箴言低回在耳边,唱响着劳动的赞歌。酌古御今,一脉相承,劳动精神流转了无数个春秋,在新时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通过调研参观,我们明白了人的所有成就都来自人的劳动,我们发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让更多的劳动者全神贯注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即使在普通岗位上也能创造不朽,伟大出自平凡,而平凡创造伟大。每个人就像那海面上的一朵浪花,在波澜的海面上,即便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也能掀起巨浪,而劳动就是质变的媒介,一分劳动,一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