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系党总支第二党支部情况(截至2024年6月)
支部共有党员10名,由本系教研室教师党员组成。其中,女党员2名、男党员8名。50岁以下党员9名,占90%;硕士学位的8名,占80%,支部党员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充满活力和战斗力。 “一核、一团队、一群、二中心”为支部党建总线。以“芯光”党建品牌为精神内核,以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智慧新能源技术教师团队为(),以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光伏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为载体,以光伏系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智改数转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技术服务社会的先锋,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时间 |
支部获得荣誉称号 |
评审单位 |
备注 |
2023年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新能源技术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被评为 山东省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岗 |
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
|
2021年 |
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
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
|
2024年 |
德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
市委教育工委 |
|
2023年 |
2022年度市委教育工委直属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 |
市委教育工委 |
|
2021年 |
2021年度市委教育工委直属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 |
市委教育工委 |
|
2021- 2023年 |
部门年度先进集体(连续三年)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
|
2022- 2023年 |
先进党支部 |
中共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
|
中心以创新思想观念、探索光伏技术研发应用的新质模式为发展思路,牵头组建了“山东省太阳能行业职业教育集团”。承担了国家、省、市等纵向科研项目二十余项,承接企业横向科研项目7项,项目经费70余万元,为企业创造利润5千余万元;培养新型现场工程师500余人;完成企业岗前培训、业务能力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岗前培训、退伍士兵就业培训等3064人次,完成技能鉴定1040人次。
时间 |
近3年开展研究课题名称 |
获批机关 |
备注 |
2021.12 |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视域下的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
中华职教社 |
|
2021.12 |
无中生有——基于冷凝技术的空气取水智能灌溉系统 |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 |
|
2021.05 |
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CAD技术应用》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1.05 |
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工业机器人系统建模》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9 |
技工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
山东省人社厅 |
|
2021.01 |
提高基层党组织党课质量研究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建课题 |
|
2022.03 |
“平台+创新+双师”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创新型现代工匠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03 |
“分阶段培养、多岗位轮训”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以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例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12 |
“创新主线、三链对接、四线融合”,对接产业发展的光伏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12 |
山东省职业教育光伏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03 |
“分阶段培养、多岗位轮训”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以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例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12 |
“创新主线、三链对接、四线融合”,对接产业发展的光伏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09 |
技工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
山东省人社厅 |
|
2022.12 |
山东省职业教育光伏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12 |
山东省高等学校光伏与智慧能源新技术研发中心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12 |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04 |
需求侧视角下数字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中共市委宣传部 |
|
2022.12 |
“卓越引领,三师联动,三层递进”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12 |
山东省职业教育光伏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01 |
山东省高等学校光伏与智慧能源新技术研发中心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12 |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03 |
德州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
德州市总工会 |
|
2022.02 |
采空区高温点无线监测系统 |
德州市科学技术局 |
|
2022.09 |
CMOS频率合成器版图设计研究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
|
2022.11 |
社区教育参与乡村战略建设研究 |
山东开放大学 |
|
2022.09 |
“平台+创新+双师”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创新型现代工匠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09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
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 |
|
2022.12 |
山东省职业教育光伏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12 |
“创新主线、三链对接、四线融合”,对接产业发展的光伏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教育厅 |
|
2022.09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
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 |
|
2022.11 |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实践研究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
|
2022.09 |
直驱式太阳能中央空调设计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
|
2022.11 |
德州市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 |
中共德州市委组织部、人社局、科协 |
|
2022.11 |
德州市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PECVD氮化硅薄膜制备工艺研究》 |
中共德州市委组织部、人社局、科协 |
|
2022.06 |
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卓越引领、三师联动、三层递进”光伏专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 |
|
2022.11 |
德州市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 |
中共德州市委组织部、人社局、科协 |
|
2021.09 |
基于组态王的模拟时钟设计 |
机电工程技术 |
|
2021.07 |
PECVD氮化硅薄膜制备工艺研究 |
电子世界 |
|
2021.07 |
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中外交流 |
|
2021.10 |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研究 |
决策探索 |
|
2021.12 |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研究 |
科学与生活 |
|
2021.09 |
基于组态王的模拟时钟设计 |
机电工程技术 |
|
2022.04 |
共轴折叠双旋翼无人机姿态测量实验与分析 (核心) |
电子测量技术 |
|
2022.09 |
Simulation design and control experiment of Folding quadrotor UAV(EI会议) |
第二届机械制造与智能控制国际学术会议(ICMMIC 2022) |
|
2022.12 |
Research on Attitude Detection and Flight Experiment of Coaxial Twin-Rotor UAV.(SCI) |
sensors |
|
2022.02 |
高职院校服务光伏产业发展的专业群建设研究 |
中国电子企业 |
|
2022.03 |
基于PLC的生产设备数据采集与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
2022.08 |
基于杂草算法的配电网光伏电源优化研究 |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
2022.01 |
电子变压器冷却调控系统设计 |
电子世界 |
|
2022.01 |
基于负压式自动捡乒乓球的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
2022.03 |
多控制核心组合式微控制器实验箱的设计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
2022.01 |
基于STM32设计的水情检测终端系统设计 |
电子世界 |
|
2022.01 |
基于互联网+高职学生德育量化考核系统设计与实现 |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
2022.02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学生管理系统研究 |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
2022.01 |
基于游标效应的温度不敏感光纤拉力传感器 |
光子学报 |
|
序号 |
近两年开展技术服务项目名称 |
到账金额(万元) |
备注 |
1 |
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智能化管理软件 |
3.1 |
|
2 |
中央空调水系统变频节能技术改造 |
7 |
|
3 |
办公楼宇人防报警系统升级改造 |
2 |
|
4 |
智能微电网控制系统软件升级 |
7.1 |
|
5 |
数字化创客开发系统设计 |
9.8 |
|
6 |
400平方米办公环境智能窗项目方案设计 |
10 |
|
7 |
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智能化管理软件 |
6.5 |
|
8 |
液压管件水压试验机电气控制系统改造维修 |
9.60 |
|
9 |
榫头机的设计与研发 |
10 |
|
10 |
山东世纪嘉里食品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系统设计 |
6.8 |
|
11 |
德州远华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系统 |
12 |
|
12 |
仓储管控系统升级改造 |
10 |
|
13 |
德州育贤破碎预处理设备综合设计工程 |
10 |
|
14 |
青少年机器人套件升级改造 |
2.3 |
|
15 |
“一种通信基站的机械自动化式的大型机柜”发明专利许可 |
10 |
|
16 |
电子技术资源管理软件V1.0软件著作权实施许可 |
9.5 |
|
17 |
光伏离网逆变实验系统设计 |
1.7 |
|
18 |
钢板切割机电气自动化方案 |
2.5 |
|
19 |
数字媒体资源检索管理系统设计 |
13.8 |
|
20 |
中频加热弯管机电控系统设计装调与维护 |
10 |
|
21 |
新型电力系统供配电网络系统开发 |
9.8 |
|
22 |
高性能螺杆钻具设计及建模分析 |
8 |
|
23 |
便携式调温加热箱的设计 |
0.6 |
|
中心打造了部、省、市三级创新服务平台。2017年3月,被山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光伏系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中心”;2021年4月,被山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质协同创新中心”。
支部坚持“德能并举、三层对接、五元驱动”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支部被评为“德州市五星级党支部”,2024年被评为“德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和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 |
三、行动计划
1. 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创新“133”党建工作新模式 创新和实践“一个内核、三级联动、三层落实”的“1+3+3”党建工作新模式。以为党建品牌为精神内核,构建“系总支(党建品牌)+党支部(专业群)+党小组(专业)”的“三级联动”组织体系和“三层落实”工作方法。做好党员发展管理、党支部服务地方经济等工作。细化一岗双责具体内容,完善“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提升支部党建成效。打造党建育人实践基地和虚拟党建育人文化馆,打造党建育人宣讲团,打造一批思政教学案例,弘扬工匠精神,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机制创新和案例成果。三年执行计划如下:
年度 |
党建联建 |
教育服务 |
科技赋能 |
实践育人 |
2024 |
工作目标: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创新“133”党建工作新模式。 具体举措:构建“系总支+党支部+党小组(教研室)”的“三级联动”组织体系,完善“双带头人”培育机制,制定“党建联建”实施方案。 |
工作目标:党建引领,构建实施“德能并举、三层对接、五元驱动”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举措: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德能并举、三层对接、五元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同向同行,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
工作目标: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下区域能源结构调整布局,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服务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具体举措:通过产业端市场感知、高校端人才培养、科研院所创新驱动相融合,依托教育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广泛开展产业调研,形成区域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
工作目标:打造“五基地、五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完成融党建元素的实践教学区文化建设。 具体举措:打造光伏电站运维基地、新型电力系统实训基地等“五基地”和科技研发中心、“双创”教学中心等“五中心”;精心打造实践教学区文化建设,将党建元素融入专业教育,实现全环境育人。 |
2025 |
工作目标:以党建为核心,三个层面协同推进,实现党建工作的全面创新。 具体举措:(1)校际联建。与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开展联建,在党建和业务等方面协同共进;(2)校企联建。与华能德州电厂党支部开展联建,在党建、大国工匠精神传承等方面实施协同育人;(3)三方共建。构建党支部合作共建共同体,建立支部党员交流互访机制,以德州工匠学院为依托,建立工匠精神宣讲团。 |
工作目标:打造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形成融思政育人案例为一体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成思政示范课3门。 具体举措:以专业发展为出发点、以人才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局面,建设示范网络思政课程3门。 |
工作目标:推动科技赋能,依托科技平台,打造联建支部在推动产业结构化调整的战斗堡垒作用。 具体举措:充分发挥联建支部团队力量,服务区域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针对共性和个性科技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承担企业横向科研项目不少于10项,技术改造项目不少于20项。 |
工作目标:联建支部“互通共研”,打造校际、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基地。 具体举措:基于联建支部建设基础和文化基础,“互通共研”党建融实践育人新模式,打造企业工匠精神培育基地、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打造网上党建文化馆,实现“线上”育人、资源共享。 |
2026 |
工作目标:完善支部联建体制机制,形成体系化党建联建制度体系。 具体举措:(1)在合作共建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党建联合体合作单位,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大国工匠加入宣讲团队;(2)总结经验,形成合作共建制度体系,形成可借鉴推广案例;(2)辐射推广至全国同类院校、电力行业及全国高职院校。 |
工作目标: 搭建思政育人基地,开发思政课程资源。 具体举措:依托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VR实践研修基地”,充分利用教室、实训室、社团活动室、技能大赛训练室、教研室等空间,建设特色党建阵地6个、党建育人虚拟仿真教育基地1个;完成建设示范网络思政课程6门。 |
工作目标:利用学校优势打造师资和企业培训基地,助推产业发展。 具体举措:依托德州工匠学院打造工匠精神培育基地、企业员工培训基地、省级“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依托联建支部宣讲团开展党建和工匠精神宣讲活动不少于20次;师资培训不少于200人次;企业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 |
工作目标:完成虚拟仿真党建文化馆建设,打造联合创新实践教学服务中心。 具体举措:利用联建支部力量,发掘实践育人项目,师生通过科技创新、生产服务等开展实践教学,开发实践育人教学项目不少于20个;完成虚拟仿真党建文化馆建设。 |
2.以“双带头人工作室”平台为载体,实施“四力合一”助推全体教师党性与业务双融双促 “党建+理论”,强化党员教育“感召力”。充分发挥工作室服务平台优势,强化“线上+线下”学习联动,践行“支部书记示范学、党员紧随学、教师跟进学”的“三学”模式,不断巩固提升理论学习成效。“党建+思政”,夯实党组织“向心力”。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业务工作中谋划和推进,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建+联建”,增强党组织“战斗力”。联合帮扶单位开展主题党日等党员活动,进一步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党建+文化”,提升干事创业“凝聚力”。加强文化建设,强化教职工对党组织的情感认同。突出政治关怀,强化党员认同感和责任感,激发党员“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强阵地建设,党建融合育人环境 强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同志带头攻坚,激励党员以行动彰显党建品牌。依托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VR实践研修基地”,充分利用教室、实训室、社团活动室、技能大赛训练室、教研室等空间,党支部计划建设特色党建阵地6个,发挥“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校各级党组织的党员教育水平提升。 4.推动科技赋能,开展“螺栓+螺杆”学习模式 创新实施主题学习的“三会一课”制度模式,以思想和认知内核为“螺杆”为精神支柱,强化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紧密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论述精神;以专业服务能力为“螺栓”,以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为目的,通过每位党员教师分享一个企业调研案例或者提出一个技术服务问题,引导党员教师总结思考、群策群力,以党建促业务,业务以党建为“上升螺旋线”,共同关注探讨解决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5.构建“德能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实践育人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构建“德能并举、三层对接、五元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同向同行,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以专业发展为出发点、以人才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创新课程思政模式,深化实践育人。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局面,建设示范网络思政课程4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
“德能并举”深化实践育人 |